《守株待兔》的评课稿(模板3篇)

| 看看文学

听了胡老师的一堂课,让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,现说说几点值得我学习的地方。

一、范读揭题,说出大意

《守株待兔》的评课稿

1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,问孩子喜不喜欢听故事从而引入课题《守株待兔》,教学“守”字,从故事中找出一句最能说明题目意思的话来。

教学从课题切入,引导学生自己读课文,抓住课文中的句子理解题意,为下面的教学铺路搭桥。不径直点明题意,能勾起学生的探究欲望。

2、新课标强调学生自主探究,因此,让学生围绕题目展开讨论:

这个人为什么要守着树桩等兔子呢?结果又怎么样呢?请学生再读课文,根据回答板书:坐等、白捡、*死、全完,然后根据板书用上“于是、结果”完整说出这个故事的大概意思。从而帮助学生准确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。

二、抓住细节,对话文本

1、兔子*死的原因:窜、不知怎么的

首先让学生明白“窜”是怎样的动作,在讨论中理解“窜”的特点,理解“不知怎么的”,明白发生这种情况的'极偶然*。使学生在读、思、说中步步深入,从而领悟品词析句。再进行句子训练:不知怎么的————

2、种田人的心情:乐

联系文本,理解“白捡”的“白”的意思,意会“不劳而获”。利用朗读表示白捡,捡得轻松易得,表演“乐滋滋”的样子,把种田人的想法自言自语地说出来。这样做既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*,又帮助学生理解了词语,使词语带着活生生的形象贮存在他们的脑海中。

3、种田人的行为:等

什么时候开始等,怎么等,等的结果怎样?带着问题研读课文,理解“从此”的意思;出示句子训练:早上,当别人——-时,他却在树桩旁边傻等。中午,当别人——时,他却——;傍晚,当别人——时,他————;当你走过这位农民身边时,你想对他说些什么?体会想象种田人坐着等野兔时的言行和心理,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,去发现,从而提示出规律,不劳动是一无所获的。

三、揭示寓意、拓展学习

师问:如果你是邻家一位老农,看到这位守株待兔的年轻人,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?以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吸取课文的语言,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。这个环节,意在引领学生在对话、体验、倾听、思考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情感、态度和价值观。

守株待兔教学课件2

导语:《守株待兔》是一则寓言故事。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守株待兔教学课件的相关内容,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!

(一)守株待兔教学课件

教学目标:

1.认识6个字,会写5个字。

2.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,默读课文

3.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:做事不可急于求成;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的心理。

教学重难点:1、2

教学用具:多媒体、挂图、生字卡片

教学过程:

一.导入:

1.同学们,你们都读过或听过哪些寓言故事呀?这些寓言都是通过一个小故事说明了一个大道理。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则寓言《守株待兔》,看看这则寓言又向我们说明了什么道理呢?(板课题,识记“守”)

2.想听听这个故事吗?不过,我有一个要求:边听边想一想: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?

3.交流(板:百捡野兔整天坐等庄稼全无)

二.整体感知:

1.自由读

2.检查字音

三.深入理解:

1.学习第一段:

过渡:种田人怎么会白捡了一只野兔呢?这只野兔又是从哪来的呢?让我们一起读读第一自然段吧。

(1)全班读

(2)指名交流

(3)在书上标示出“窜”“撞”

(4)识记“窜”“撞”

(5)给“窜”换词。

(6)自由练读(用较快的速度读)

(7)指名读

2.学习第二段:

过渡:一只野兔撞死在树桩上,这样的事是不是天天都有的呀?那种田人对这件偶然发生的事他又是怎么做怎么想的呢?

(1)默读第二段

(2)“种田人怎么做的”

指名读“白捡”的含义指名读全班读

(3)“种田人怎么想的”

看图说话他还会怎么想呢?课文是怎么写的指名读

他白捡了一只野兔,心情怎么样?(乐滋滋,用“乐滋滋”说话)

带着高兴的心情指名读

(3)师生配合读

3.学习第三段:

过渡:真的有那么好的事吗?这个种田人后来又是怎么做的呢?

(1)自由读

(2)指名说

(3)全班读

(4)师读漏“整天”,为什么要加上“整天”,从“整天”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?

(5)看图:如果你是种田人的朋友,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,想怎么劝劝他呀?

4.学习第四段:引读

5.这个故事学完了,你现在知道“守株待兔”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?

四.寓意。

五.小组合作表演。

六.指导写字

(二)《守株待兔》教学反思

《守株待兔》是一则寓言故事。课文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,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,生动形象、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“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”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。

本着“加强综合,突出重点,注重语言的感悟、积累和运用,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,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”的精神,教学《守株待兔》这则寓言故事时,我以新基础教育理念为指导,主要通过在教课本知识的同时,也教给学生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程序结构。

上课伊始,我就通过解题:“守”、“株”、“待”,让学生很快地把握了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。然后让学生自己读,自己想,自己填,最后归纳出寓意。这样就克服了传统教学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。

一、创设自主的学习环境,学生的创新火花在闪耀。

在揭题伊始,我就让学生听故事自主提问,提的问题还真不少:谁守株待兔?为什么要守株待兔?守株待兔的结果怎样?

这些问题一下子把学生的学习积极*充分调动起来,他们各抒己见,谈论着自己的看法,把每个学生带进课堂。整堂课中,让学生在自主、*的氛围中学习,自主地读、说,在自读、自悟、主动探究中读懂寓意,受到教育。真正将课堂教学时间还给了学生,让学生获得健康,主动的发展克服了传统教学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。

二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语言训练

想像对孩子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,他们也喜欢发挥各种丰富的想象。因此,在本堂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大胆地想象:“野兔为什么会跑来撞死在树桩上”“你现在就是那个种田人,请你也乐滋滋地拎着野兔来说几句?”“如果你现在从他的身边走过,你会对他怎么说?”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。如:“野兔为什么撞死在树桩上呢?”“有一个猎人在追赶它,跑得不知方向了,撞死”。“和乌龟赛跑,不能再输,光想没看见树桩”。……

学生的想象力被激发出来,同时,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,就是一项很好的语言训练,语文教学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,更应该注重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。

《守株待兔》的改写作文2篇1500字3

篇一:守株待兔改写

我站在一棵叫幸福的树下,在等待一只叫感恩的兔子,因为只有这只兔子撞上我的树,我才能离开那片叫自私的土地。

我等啊等,来了一只叫穷人的小羊,他咽了咽口水说:请问你可以给一个面包我吗?我很饿了。我看到他褴褛的衣衫,心里不禁一阵烦厌,没好气地说:走,快给我走,别弄脏了我的衣服。小羊泪眼汪汪地走了。那一天,感恩的兔子没有来,但幸福的树叶已经开始发黄。

第二天,一只叫路人的小狗来了,他看起来风尘仆仆,一喘一喘地对我说:请问去国应走哪一条路呢?我躺在树干下,连眼睛都不正视他,就说:快点滚!没看见我在等感恩吗?没时间理你。小狗有点不知所措地走了。这天,感恩还是没有来,但幸福的树叶开始落下了。

又过了一天,一只叫长者的老鹰来了,他恭敬地问我说:年轻人,可以给我一点水吗?我没好气地说:走开,我在等感恩。你去别的地方讨水吧!老鹰拍拍翅膀飞走了。这天,感恩没有来,但幸福的树叶落了一半。

连续过了三百六十二天,感恩还是没有来,尽管期间朋友、邻居等人来过,但都被我赶走,终于,幸福的树叶落光了。

一天,一只叫善良的百灵鸟带着智慧女神的信件来了,她说:智慧女神让我告诉你,其实感恩早就来了,只是你拒绝了它。

啥?感恩来了,怎么我一直都没看到?我大惑不解。

其实,它就躲在穷人得到面包后,它就躲在路人得到路的方向后,它就躲在长者得到水后,可以说它无所不在,你要赶快追上他们才行,要不你以后就只能在自私的土壤活动。

我赶紧拿上了叫道歉的礼物,向穷人、路人、长者等人离开的方向跑去。在三百六十五天后,我把礼物都分完了。一只只兔子都撞上了我的幸福树上,树也结满了叫尊重的果实,我采了一个最大的果子去见智慧女神。

智慧女神,我来了。

小博,现在你明白了吗?

我明白了,原来感恩真的很重要,我一定会珍惜她,但不会吝啬她,我会把她分给每一个人,让别人幸福,让自己充实。

篇二:守株待兔改写

自从在地里捡到兔子之后,农夫便认定这是一条发财的门路。于是他每天守在地边等待兔子出现。日复一日,月复一月,禾死了,田荒了,可是再没有见到兔子的踪影。

村里人嘲笑他傻,异想天开;学校把他的事编成故事,教育学生;老婆气愤不已,离他而去。

山上那么多兔子到哪里去了呢?农夫躺在稻草铺就的床上,碾转反侧,夜不能寐。

清早,农夫循着兔子的踪迹悄悄地来到了山上。

沙沙沙,沙沙沙,坡上的一片菜地里,一群兔子正津津有味地吃着青菜。农夫明白了:该死的兔子都跑到这里吃青菜来了。于是他决定改种青菜。

可是,村里种青菜的不止他一个人,兔子不可能都跑到他一个人的地里去吃青菜呀。

秋天到了,村里的人纷纷收割了稻子,晒干了青菜,准备过冬。而农夫却砍了许多木头,收了大捆的稻草,在田里搭起了一个个草棚。

转眼间,冬天到了。大雪将大地盖得严严实实。村里的人躲在家里烤着火。而农夫却在他的草棚里精心地为他的青菜浇水、施肥。看着绿油油的青菜,农夫敞开了草棚的大门。

一只兔子跌跌撞撞地走进了农夫的草棚,看见青菜,毫不客气地敞开怀大吃起来,显然它已经饿极了。农夫心中暗喜。

吃饱了的兔子一蹦一蹦地回去了,农夫打开了所有的草棚的大门,悄悄地躲在一旁。

一会儿,大群的兔子直奔青菜而来。农夫高兴极了,悄悄地关上了大门。

农夫一下抓了许多兔子的事立即在村里传开了,嘲笑他的人露出了羡慕的表情。人们想,这些兔子卖到市场上可要换回不少的钱。

可是人们并没有看到农夫把兔子卖到市场上,而是建了更多的棚,种了更多的菜。一年后,农夫成了远近闻名负养兔专业户。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,他回答:梦想和现实一墙之隔,就看你敢不敢翻越这道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