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门豹优秀教学设计(模板2篇)
《西门豹》这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战国时候,西门豹到邺任地方官,巧妙破除迷信,为民除害,并发动老百姓兴修水利的历史故事,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、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,赞扬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好品质。故事虽然发生在两千多年前,但是至尽今仍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。那么课文《西门豹》的教学怎么设计呢?下面跟百分网小编一起来看看最新的《西门豹》教学设计范文,仅供参考!
教学目标:
1、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极其巧妙之处,并受到尊重科学,为老百姓做好事等品质修养方面的教育。
2、能按顺序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复述课文。
教学重点:
1、理解课文内容,了解西门豹除害方法的巧妙。
2、能按顺序复述课文。
教学难点:
体会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极其巧妙之处。
教学过程:
一、回顾复习,进入文本。
1、同学们,通过上节课的学习,我们知道:西门豹刚到邺地,看到的是田地荒芜、人烟稀少,当他深入调查研究之后,找到了造成这种状况的两个根本原因。这两个原因是什么?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?
2、首先是要破除迷信,而迷信的根源是巫婆、官绅在捣鬼。针对这样的实际情况,西门豹是怎样解决河伯娶媳妇这个最根本的问题的呢?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学习、讨论的内容。
3、西门豹调查了解邺地的实情之后,他是怎么说的?(齐读西门豹说的话)
"我也去送新娘"这句话含义深刻,你是怎么理解的?
(设计说明:复习导入,理解西门豹“我也要送新娘”一语双关,计划已成竹在胸。明确学习目标,自然引出重点。)
二、品读课文,理解文本。
下面我们就具体地去看看西门豹是怎样破除迷信,为民除害的?(请大家自读课文10-13段,边读边思考:西门豹先后惩治了哪些人?西门豹做法妙在哪里?
1、探讨研究策略,自主合作研究。
课件:1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2抓住重点段落来体会3抓住人物言行来体会
接下去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,仔细阅读课文,画出有关的句子,读一读,体会体会西门豹的说法、做法巧妙在哪里。自己钻研好了的同学可以与你的小伙伴交流交流。
(学生朗读,画有关的句子,小组合作学习)
(设计说明: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方法,引导学生品读课文)
2、呈现学习结果,综合训练提高。
1)西门豹的做法巧妙吗?你是抓住哪些句子来体会的?
2)学生汇报,课件相机出示有关语句。
a“不行,这个姑娘不漂亮,河伯不会满意的。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,说我要选个漂亮的,过几天就送去”。说完,他叫卫士抱起巫婆,把她投进了漳河。(西门豹将计就计,以新娘不漂亮为由,既救了新娘,又惩治了巫婆。)
b“巫婆怎么还不回来,麻烦你去催一催吧。”说完,又叫卫士把官绅的头子投进了漳河。(西门豹叫官绅头子去催一催,这样不露声*,非常巧妙地铲除了官绅头子。)
c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。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,连气也不敢出,西门豹回过头来,看着他们说:“怎么还不回来,请你们去催催吧!”
d西门豹说:“好吧,再等一会儿。”过了一会儿,他才说:“起来吧,看样子是河伯把他们留下了。你们都回去吧。”
(设计说明:“教是为了不教。”紧扣课文,让学生利用自主、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,目的是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,培养学生自学能力。交流由学生自主进行,学生之间情感交流,心灵碰撞,教师适当点拨、指导理解西门豹的言外之意。学生要各抒己见,就必须潜入文本,透彻地靴子,充分地思考。)
3)指导朗读。
老师发现大多数同学是抓住西门豹的话来体会他做法的巧妙的。的确,西门豹的话是话中有话,话外有意,那么,他当时是以怎样的口吻说这些话的呢?请同学们试着读读这些句子,然后再在这些句子中选一句你体会最深的句子,好好读读,读出西门豹的话外之话,话外之意。
(1)学生挑选句子,反复地练习朗读。
(2)学生汇报朗读。
a、“不行,这个姑娘不漂亮,河伯不会满意的。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,说我要选个漂亮的,过几天就送去。”为什么这么读?
师:这是西门豹将计就计,为救新娘而找的借口,要让大家信以为真,所以要读得很坚决。谁能读出来呢?
(朗读训练:指名读——全班学生读)
b、“巫婆怎么还不回来,麻烦你去催一催吧。”
师:虽然西门豹心里是要严惩官绅头子,但要不露声*。谁来读一读,把这表现出来。指导“巫婆怎么还不回来”还可以读得再急一些,而“麻烦”一词要读得客气点。
(生读——师生评价——齐读)
c、“怎么还不回来,请你们去催催吧!”
评议、再读。
d、“好吧,再等一会儿。”过了一会儿,他才说:“起来吧。看样子是河伯把他们留下了。你们都回去吧!”
(设计说明:随着学习的步步深入,学生的体会更深了,把感受通过读表达出来,不仅使学生的理解得到了深入,而且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,实现对文本的超越。)
3、讨论总结:
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把巫婆和官绅头子抓起来杀掉呢?她的办法妙在哪里?生体会西门豹将计就计、假戏真做、惩治恶人的过人才智。(即西门豹参加河伯娶媳妇的仪式,目的是将计就计,使老百姓真正认识巫婆和官绅的真面目,通过假戏真做,严惩了危害老百姓的巫婆和官绅,达到了破除迷信的目的。用事实教育了老百姓。)
4、拓展想象,练习表达。
西门豹不仅巧妙地惩治了巫婆、官绅头子,而且还教育了老百姓,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绅是骗钱害人的。书上说,这一天,漳河站满了老百姓,设想一下,岸上的人们看了事情的经过会说些什么?请你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对象说一说。(官绅、乡里的书生、老百姓、小孩,你可以写一个,也可以写两个,可以写一句,也可以写几句)
(生选择对象写)
(师有选择地请学生汇报)
(设计说明:课文只是一个例子,我们要深入文本,也要利用文本。依托文本练习口语交际,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,另一方面,还可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,
提高思维能力,使文本得到延续。)
三、学习兴修水利部分
师:看来西门豹的做法的确巧妙呀,(板书:妙)这以后为官的好好做官,老百姓呢不再相信迷信,人祸解决了,那么天灾呢?课文写到了吗?
1、齐读最后一自然段。
2.概括主要内容。
3.“庄稼年年得到了好收成”这说明了什么?
四、复述课文。
1、出示复述提纲,学生练习复述。(要求:注意用上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。)
复述提纲:(一)摸清底细(二)破除迷信(三)兴修水利
(四问)受害者漳河的情况扔巫婆、扔官绅头子、教训官绅
2、指名复述。
(设计说明:落实训练项目,引导学生积累语言,练习语言表达,并鼓励学生创造*的使用语言。)
五、总结全文。
你觉得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?
六、自主作业,拓展延伸。(选做题)
1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2、阅读西门豹的有关故事。
3、排课本剧。
(设计说明:有**的作业,让各个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,做到“下要保底,上不封顶。”)
总的设计理念:
1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题,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。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渎自悟、自学探究为基础,大力提倡自主、合作、探究的学习方式。
2、本课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距离,应用一定的方法把学生引导到理解当时迷信对人们的影响的氛围。
3、朗读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。通过分角*的阅读,培养学生的语感,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本课的内容。
4、培养学生热爱科学、维护真理、实事求是的品德作风。
《西门豹》教学设计与反思2
教学目标与重点
在这堂课上,我们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初步学会从课文中抓取重点段落,并理解文中的关键内容。通过学习,学生将掌握本课的12个生字,理解25个词语的意思,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“闹”的多重含义。此外,学生还将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的事迹,认识到他是一位历史上敢于破除迷信、为民办实事的优秀官员。
教学过程
第一课时
预习探究
战国时期的地方官西门豹,虽官职不高,却因其为民解难的事迹而备受称颂。通过课文的学习,我们将揭开他的故事,找出他为何受人尊崇的原因。
听课文录音
学生们首先听课文录音,感受西门豹在故事中的才干和勇气。
生字、新词学习
学生们检查并学习本课的生字和新词,确保对课文内容的理解。
合作交流
抓重点段,分段
研究西门豹的调查
闹的不同含义
学生们理解并解释“闹”在文中不同句子中的意义,探讨其在语境中的应用与变化。
第二课时
复习检查与品读体验
通过复习和品读,进一步加深对西门豹故事的理解和体验。
西门豹的处置方法
探讨西门豹在面对巫婆和官绅时采取的策略,分析其背后的巧妙之处。
小组合作与汇报
学生们结合小组讨论的成果,分析课文中的三个重点句子,体会西门豹的智慧和决策过程。
想象与讨论
通过角*扮演或讨论,想象邻近漳河百姓对西门豹行为的反应,并探讨其背后的道德与社会意义。
西门豹的其他贡献
回顾西门豹为当地百姓做出的其他贡献,如兴修水利、解决旱灾等,进一步探讨其作为官员的价值和意义。
巩固延伸
西门豹的影响
教学反思
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践,我们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西门豹故事的理解,还培养了他们分析、讨论和合作的能力。然而,对于理解西门豹处置巫婆和官绅的智慧之处,我们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提高概括能力,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人物行为。
上一篇:记一次看烟花经历的作文600字
下一篇:广东毕业生求职信制作技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