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夕各种巧果的做法(优秀3篇)

| 看看文学

导语:七夕巧果以其独特的寓意,一方面源自“巧”与“桥”谐音,寓意七月七日品尝巧果,让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;另一方面,女子借用“巧”字,表达对巧手的向往,期望上天能赐予她们一双灵巧的手。你是否想过如何制作巧果呢?接下来,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些七夕各种巧果的制作方法,一起来看看吧!

七夕巧果做法一

七夕各种巧果的做法

材料:

面粉 500 克

温水 220 克

酵母 1 勺

糖 50 克

黑芝麻 50 克

做法:

将酵母溶解于温水中,逐渐将酵母水倒入搀有白糖的面粉中,揉成均匀的面团。将揉好的面团盖上保鲜膜,在室温下醒发一小时。醒发好的面团取出,用手揉匀,揉得时间越长,成品越美味,颜*越白。

将揉好的面团切成小块,搓成长条,按照模型的大小分割成小剂子,将小面块放入模子中,用手指按压,并用剪*修整多余的面。

用力将面坯敲出,形成一排小巧的饼,盖上干布醒发十五分钟。预热烤箱至 185 度,烤制十分钟即可。最后,使用模具敲出其他形状的巧饼,撒上黑芝麻,放入烤箱烤熟,晾凉后即可食用。

七夕巧果做法二

材料:

面粉 250 克

糖 25 克

酵母 2 克

牛奶 125 克

巧饼模

做法:

将面粉、糖、酵母混合均匀,加入牛奶,充分揉成光滑的面团(揉制时间稍长,组织更为细腻),覆盖发酵。

发酵至1.5倍大时,取出,再次揉面,排出气泡,重新揉成光滑的面团。将面团搓成长条状,分割成小块。在模具内撒上面粉,转动均匀后倒出多余的面粉(防粘处理)。

将小面块放入模具中,按压紧实,用利*沿着模子表面修整多余的面,再次按压使其结实。将模具倒置,敲打案板,将小面坯脱模。按照此方法制作其他巧果。

将平底锅小火加热,逐个将生坯摆入(稍微间隔,防止粘连),小火烙至两面上*均匀即可。

这些制作方法简单易懂,相信你也能轻松制作出美味的七夕巧果。愿你在七夕之夜享受美食的同时,也能感受到牛郎织女的幸福相会。

七夕巧果怎么做2

导语:在七夕这个浪漫的时刻,用心制作一份特别的巧果成为表达深情的最佳方式。七夕巧果,不仅是美味的食物,更是爱情的象征。那么,如何制作这份别致的七夕巧果呢?请跟随小编一起来学习吧!

食材:

主料:面粉 500 克、鸡蛋 1 个、牛奶 200 克

辅料:白糖 50 克、盐 1/4 茶匙、花生油 25 克、鲜酵母 8 克

做法:

将面粉、盐、鸡蛋、花生油放入一个大盆中。

在另一个碗中搅拌均匀白糖、牛奶、鲜酵母,然后分次倒入面粉中。

拌匀后揉搓成均匀的团,加盖让面团饧发至原体积的两倍大。

发酵好的面团揉搓至完全排气。

将面团搓成条,按照模具的大小分割成剂子。

在剂子上撒少许干面粉,搓圆后放入木制模具中压实。

将模具中的剂子倒扣磕出,依次完成其它的制作。

制作好的巧果生坯放入烤盘中。

将烤盘放入预热至180度的烤箱,中层上下火烤约15分钟左右。

等到巧果表面呈现金黄*时,即可从烤箱中取出。

小贴士:

巧果的面团相比饺子面团要略硬一些,这样有助于保持形状。

制作好的巧果生坯无需饧发,可直接入烤箱烘烤。

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烤箱可能存在温度和时间上的差异,可以适当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。

《各种各样的伞》教案计划3

活动目标:

1、观察各式各样的伞,认识伞的作用与防水*能的关系.

2、比较伞的不同,学习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.

活动准备:幼儿自带各种材料制的伞及各种形状的伞.

活动过程:

1、初步认识伞.

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伞?什么颜*的?伞是什么样子的?

伞面是什么材料制作的?这把伞有什么用处?(遮阳、挡雨)

2、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各种伞,了解伞的种类.

教师将各种质地的伞撑开放在前面,让幼儿观察比较.

这些伞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?

3、引导幼儿根据伞的材料给伞取名字,例如:让幼儿将水直接淋在塑料伞、纸伞、布伞、油纸伞的伞面上,甩一甩伞,再请幼儿摸摸伞面,看看:伞面有没有湿?水是不是跑掉了?

师生共同讨论:哪儿伞会渗水?哪些不会渗水?想一想,为什么?出示记录表,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,在表格上打√做相应的记录.

把伞晾在在教室的角落里,引导幼儿观察,哪一把伞最容易干?哪一把伞最容易干?哪一把伞不容易干?为什么?

师生探讨:伞的用处.

教师:我们平时使用的伞有各种颜*,制作伞的材料也是不一样的.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,下雨的时候,我们打着伞外出,不让我们的身体淋湿,防止感冒生病.夏天,我们还可以用伞遮住火辣辣的太阳,保护我们的皮肤,不让太阳的紫外线晒伤我们的皮肤,伞真是我们的好朋友。课前发动孩子们带来了伞的图片和各种大大小小的实物伞,进行了相关的环境创设,使孩子们在看看、玩玩、说说的环境中进行自主学习。我们也探索了自然界的“小雨伞”(香菇等),经历了有趣又有意义的“伞的世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