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腊八节的习俗(热门3篇)

| 看看文学

腊八腊八,冻得下巴要掉”,因此在腊八节,喝热乎乎的腊八粥是一项十分讲究的传统习俗。以下整理了关于山东腊八节的习俗,希望对您有所帮助。

山东腊八节的习俗

山东腊八节的习俗

在山东,腊八粥有两种制作方式。一种是用意米仁、桂圆、莲子、百合、栗子、红枣、粳米等熬制而成,碗里还会加入一些雕刻成各种形状的水果作为点缀,专供孔府主人及十二府主人食用。另一种是用大米、肉片、白菜、豆腐等煮成,主要供孔府里的差役们食用。

四川的腊八粥做法五花八门

四川人多且地广,因此腊八粥的制作方式五花八门,包括甜、咸、麻辣等口味。农村地区更倾向于咸味,主要成分包括黄豆、花生、肉丁、白萝卜、胡萝卜等。城市人更喜欢各种口味,腊八与粥的结合使得味道更加丰富。

山西的八宝粥

山西的腊八粥别称八宝粥,以小米为主,加入豇豆、小豆、绿豆、小枣、粘黄米、大米、江米等成分煮制而成。在晋东南地区,还有一种叫做甜饭的版本,使用小豆、红豆、豇豆、红薯、花生、江米、柿饼等煮粥,是当地的食俗之一。

甘肃人传统煮腊八粥

甘肃地区的腊八粥以五谷、蔬菜为主要材料,煮熟后不仅供家人食用,还分送给邻里,甚至用来喂家畜。不同地区的制作方式略有不同,比如在兰州、白银城市地区,使用大米、豆、红枣、白果、莲子、葡萄干、杏干、瓜干、核桃仁、青红丝、白糖、肉丁等煮成。而在甘肃武威地区,更讲究过“素腊八”,吃大米稠饭,搭配炸散子、麻花同吃。

宁夏人做腊八饭

宁夏人通常使用扁豆、黄豆、红豆、蚕豆、黑豆、大米、土豆煮粥,并在最后加入麦面或荞麦面制成的菱形柳叶片或小圆蛋。全家人在这一天只吃腊八饭,而不吃其他菜肴。

青海的西宁人吃麦仁饭

西宁人不同于其他地区,他们在腊八节不吃粥,而是吃麦仁饭。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一同煮,加上青盐、姜皮、花椒、草果、苗香等佐料,经过文火煮熬,肉和麦仁交融成乳糜状,食之清香可口。

京津腊八粥的最讲究

在*,腊八节喝的腊八粥食材不仅仅限于八种,而是多达20种以上,包括红枣、莲子、核桃、栗子、杏仁、松仁、桂圆、葡萄、白果、青丝、玫瑰、红豆、花生等。制作过程也相当繁琐,从腊月初七晚开始洗米、泡果、剥皮、去核,半夜时分开始用微火炖,一直到第二天清晨,腊八粥方才熬好。通过这样精心的选材和制作,这款腊八粥不仅美味诱人,而且富有层次。

天津人煮腊八粥

天津人的腊八粥与*相似,但更加注重口感,加入的材料有莲子、百合、珍珠米、意仁米、大麦仁、粘秫米、粘黄米、云豆、绿豆、桂圆肉、龙眼肉、白果、红枣、糖水桂花等。这种腊八粥不仅颜*、香气、味道俱佳,近年来还有加入黑米的趋势。这种腊八粥被认为具有食疗功效,有助于健脾、开胃、补气、安神、清心、养血等。

腊八节的作文600字:腊八粥2

过年喝腊八粥在我的家乡是一个古老的传统习俗。人们喜欢喝腊八粥,既是因为腊八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,更是因为腊八粥是一种美味。在家乡不论贫穷富裕,还是繁忙与否,人们都会熬腊八粥。下面是关于腊八节的作文600字的内容,欢迎阅读!

在我的家乡,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,即腊八节,有吃腊八粥的习俗。腊八粥就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煮成的甜味或咸味粥。而我们家乡的人却喜欢吃咸味腊八粥,粥内除大米、小米、绿豆、豇豆、花生、大枣等原料外,还要加萝卜、白菜、粉条、海带、豆腐等。

腊月初八早上,天刚蒙蒙亮,人们就赶快起床熬粥。粥熬好后,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不是自己吃饭,而是先将熬好的粥喂给枣树,将枣树树身上砍一些小口子,再虔诚地把粥抹在树痕上,这就算是枣树把饭吃掉了。人们这样做的原因,据老人们讲,原来我们这个地区的枣树原都不结果,人们都不愿意种枣树。枣神见人们都不尊敬她,便变成一个老太婆来到人间。她在离村不远的地方画了一片果园,满园枣树,红枣满枝。人们摘下一尝,又*又甜,好吃极了,就纷纷跑到管理枣树的老太婆那里讨教。老太婆告诉大家,只要每年腊月初八给枣树喂顿米饭,枣树就会结果。人们按照她说的方法去做,果然棵棵树上都结出了红枣。这不过是一个传说而已,其实这里面包含着许多科学道理:在枣树上砍些口子,可以调节枣树的营养增长,阻止养分向地下输送,好集中力量供应地上部分,从而保证了果实的营养需求。至于把粥抹在树痕上,其实不过是一种保护伤口愈合的土办法罢了。

直到现在,家乡的有些地方还保留有腊月初八让枣树吃米饭的风俗。当地流传有这样一句民谣:“腊八枣树吃米饭,枣儿结得干连蛋。”“干连蛋”,是家乡的土语,意即枣树硕果累累,果稠个大。

今天是农历的腊月初八,是要喝腊八粥的。

腊八粥是一种很讲究的食品。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,已有一千多年。最早开始于宋代。家家户户都要制作。传说有的`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,沿街化缘,将收集来的米、栗、枣、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。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,所以也有穷人把它叫做“佛粥”。怪不得这种粥材料五花八门,十分好吃了!

前一天,奶奶就为这顿粥忙活起来。用凉水泡起了黄米、黑豆、红枣、花生等谷物。光看着就让人联想到了美味。

清晨一早,奶奶就用木材点起火炉,架起大祸,加好了水,轻轻放进了准备好的谷物,锅中马上变成了五彩世界,花花绿绿的,散发着微微的清香。奶奶用大勺柔柔的搅和了一下,锅中马上就翻腾了起来。奶奶满意的盖上锅盖,去看电视去了,可是我依旧对这十分感兴趣,细细的等待着,我现在终于懂了奶奶用木炭的道理,木炭染出的火柔柔的,轻轻的烘托着锅底,如此做出的粥才会更加香甜可口。木炭一点点向下延伸,我便把它往前推一下,那条坚实的木头为了我们的一顿美味,变成了灰烬。

过了一个多小时,锅盖沿冒出了白气,锅中也发出了咕咚咕咚的声音,我兴奋的大喊,奶奶走来拍拍我的脑袋,“等等,就来了,你这个小馋猫!”

她揭开锅盖,里面的水几乎消失待尽了,缠和在一起的米粒间不时有一个个小气泡,仿佛一个个喷发的火山。膨大的红枣们漂浮在上面,像一群可爱的胖娃娃。我和奶奶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,“好了!”话音未落,我就捧出了碗筷,叫唤起了家人们。

一家人围坐在一桌,每个人前面都是一碗火红的腊八粥,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,哇!这粥米糯糯的,十分可口!还透着一丝滑爽,仿佛吃亲亲果冻时的浅唱。诱人的红枣更是香甜美味……

一碗粥下肚,整个人都暖融融了,冬日的寒冷一扫而光。神话故事说:“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,还能增福增寿。”

唉,如果天天都是腊八节该多好,如果天天都能吃到腊八粥该多好!

年末,春节临近,大鱼大肉满足着人们的胃。而腊八那天,奶奶熬的那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,却是我最期待的。

奶奶信佛。记得在小时候,屋子里总放着一张小小的供桌,供桌上总放着两盏油灯。每逢十五或过节时,奶奶会将买来的棉花搓成灯芯,浸上油,插在油灯里,点亮油灯,护着火苗,放在摆有几碟供品的供桌上,虔诚地拜一拜。两束火苗静静地照亮奶奶的脸。

我并不懂得,奶奶为什么做这些,只是知道,那些供品最后都到了我的肚子里。到了腊八这一天,奶奶就会熬一大锅腊八粥。

腊八粥里有糯米、核桃、花生、桂圆、红枣、杏仁、枸杞、葡萄干、各种豆子等等。这些材料先要泡上两三个小时,奶奶说,这样各种材料就“活”了。等到把各种干果泡好后,奶奶便烧一大锅水,把这些材料倒进去,添旺火。待到汤*渐渐变浓,奶奶敲下一块红糖,放到沸腾的粥里。我站在一旁,看着红糖一点点融化,缠着奶奶要尝一口,假装用汤勺把红糖搅匀,其实不知道已经偷偷尝过多少勺了。红糖渐渐把锅里的粥染成糖*,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就出锅了。

奶奶先盛出一碗腊八粥,端着它走向供桌,我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那碗腊八粥,不停地砸吧嘴。奶奶将腊八粥放在供桌上,拜了拜。我的手偷偷地伸向那碗腊八粥,随即手背上就挨了一巴掌。奶奶板着脸,说:“小小年纪不学好!”接着忍不住“扑哧”一声笑了。

终于能吃了!粥清香黏稠,各种豆子和干果早已煮得绵软,葡萄干也甜到了心里。奶奶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喝粥,像是自言自语地说:“喝了腊八粥,糊里糊涂地过年喽!”然后起身,将锅里的粥盛出来,送给左邻右舍。

多年后,我也学着做腊八粥,步骤都没错,但没了灶膛上的旺火,电磁炉上做的腊八粥,尽管放了糖,却已没有了儿时的甜味。

腊八节随想作文3

腊八节随想作文,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初八,大家在这一年都会煮腊八粥!以下是小编分享的腊八节随想作文,请阅读!

腊八节随想作文【1】

如果现在还是封建主义社会的话,当官的鱼肉百姓,不劳而获与劳而不获是一个鲜明的对比。

可是现在是一个真才识学年代,如果你成天瘫坐着,不工作,不学习,去享受。

那钱财会从天而降,决定是一个美好的梦。

在人类的心灵中,有着一架分毫不差的天平,它是劳动者唯一的法门,只有付出了血和汗,才能得到它们的洗礼。

而那把天平失去了平稳,那人便是不劳而获,贪图别人的血汗钱,将占为己有,那是懒惰无能的人。

有了付出才会有成果,人类有着两件致富的法宝——头脑与双手。

钱并不是得心应手,那些富人也有着致富的聪慧头脑。

从《腊八粥》说起,在一户勤劳的家庭中,一对夫妻俩勤勤恳恳,创下了一份份的遗产。

成天到晚的工作着,因此过了几年,这一口子,便富了。

但是他们对其子从小就溺爱,衣来伸手,饭来张口,对他由衷的关心,促使他养成了懒惰贪吃的坏习惯。

等老两口去世后,他和他的妻子便成天吃喝玩乐。

饿了吃父母留下的粮食,冷了穿父母留下的衣服,过着神仙一般的快活日子。

因此过了许久,也就是腊八这天,他俩只剩下一碗粥。

最后被饿死,冻死。

没有吃不完的饭,没有穿不破的衣,《腊八粥》中懒夫妇的下场也就是不劳而获者的下场。

这把心中的天平称已经失去了平衡,东倒西歪。

俗话说: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。

不耕耘,便想得到收获的成果,在现实生活中是永远都不可能实现的。

 

特别的腊八节作文【2】

今天是腊八接,而在郊区开会的妈妈在不停地忙。

晚上,妈妈给爸爸发了条短信,内容是“今天晚上我回去看你们,给我做点儿好吃的。

但是,由于爸爸不认真,读成了“今天晚上我回家看你们,我给你们做点好吃的”看完后,爸爸很奇怪,一般都是爸爸做饭,,妈妈怎么想起来做了呢?因此,我和爸爸一直等,等到九点多的时候,妈妈回来了,妈妈问爸爸:“晚上做什么好吃的啦?”爸爸说:“等你做呢。

妈妈说:“我不是让你做嘛?”爸爸把短信碉出来,仔细读了一遍,说:“哎呦,我给读反了。

最后,我们每人吃一带方便面,我说:“咱们吃的是腊八面!”

 

我认识的腊八节作文【3】

  今天是农历的腊月初八,是要喝腊八粥的。

腊八粥是一种很讲究的食品。

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,已有一千多年。

最早开始于宋代。

家家户户都要制作。

传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,沿街化缘,将收集来的米、栗、枣、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。

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,所以也有穷人把它叫做“佛粥”。

怪不得这种粥材料五花八门,十分好吃了!

前一天,奶奶就为这顿粥忙活起来。

用凉水泡起了黄米、黑豆、红枣、花生等谷物。

光看着就让人联想到了美味。

清晨一早,奶奶就用木材点起火炉,架起大祸,加好了水,轻轻放进了准备好的谷物,锅中马上变成了五彩世界,花花绿绿的,散发着微微的清香。

奶奶用大勺柔柔的搅和了一下,锅中马上就翻腾了起来。

奶奶满意的盖上锅盖,去看电视去了,可是我依旧对这十分感兴趣,细细的等待着,我现在终于懂了奶奶用木炭的道理,木炭染出的火柔柔的,轻轻的烘托着锅底,如此做出的粥才会更加香甜可口。

木炭一点点向下延伸,我便把它往前推一下,那条坚实的木头为了我们的一顿美味,变成了灰烬。

过了一个多小时,锅盖沿冒出了白气,锅中也发出了咕咚咕咚的声音,我兴奋的大喊,奶奶走来拍拍我的脑袋,“等等,就来了,你这个小馋猫!”

她揭开锅盖,里面的水几乎消失待尽了,缠和在一起的米粒间不时有一个个小气泡,仿佛一个个喷发的火山。

膨大的红枣们漂浮在上面,像一群可爱的胖娃娃。

我和奶奶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,“好了!”话音未落,我就捧出了碗筷,叫唤起了家人们。

一家人围坐在一桌,每个人前面都是一碗火红的腊八粥,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,哇!这粥米糯糯的,十分可口!还透着一丝滑爽,仿佛吃亲亲果冻时的浅唱。

诱人的红枣更是香甜美味……

一碗粥下肚,整个人都暖融融了,冬日的寒冷一扫而光。

神话故事说:“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,还能增福增寿。

唉,如果天天都是腊八节该多好,如果天天都能吃到腊八粥该多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