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白诗词《灞陵行送别》的诗意赏析(优秀3篇)

| 看看文学

《灞陵行送别》

年代: 唐代

李白诗词《灞陵行送别》的诗意赏析

作者: 李白

原文:

送君灞陵亭,灞水流浩浩。

上有无花之古树,下有伤心之春草。

我向秦人问路岐,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。

古道连绵走西京,紫阙落日浮云生。

正当今昔断肠处,骊歌愁绝不忍听。

赏析:

此诗为唐代诗人李白所作,是一首送别诗。灞陵位于长安东南三十里,是唐代人们送别亲友的常用之地,因此“灞上”、“灞陵”、“灞水”等词在唐诗中常与离别联系在一起。

诗歌以“灞陵亭”开篇,通过对灞水水势“流浩浩”的描写,烘托出浓郁的离别气氛。紧接着,诗人笔锋一转,写到“无花之古树”和“伤心之春草”,既刻画了灞陵道边的景物,又通过这些景物暗示了朋友临别时不忍分手、上下顾盼的心情。

五六句诗人借问路之机,引出“王粲南登之古道”的故事。王粲是建安时代著名诗人,曾作《七哀诗》,其中有“南登灞陵岸,回首望长安”的诗句。这里说朋友南行之途,正是当年王粲避难时走过的古道,不仅暗喻了朋友此行的不得意,也隐括了王粲《七哀诗》中“回首望长安”的诗意。

七、八两句是回望所见。漫长的古道连接着长安,而长安的紫阙之上,落日西沉,浮云生起,景象黯淡。这景象既有写实的成分,也带有象征的意味。落日浮云在古诗中往往比喻“谗邪害公正”,暗示朝廷中奸佞蔽主,谗毁忠良,透露朋友离京有着令人不愉快的*原因。

由此可见,行者和送行者除了离情别绪之外,还有着对于政局的忧虑。理解了这种心情,对诗的结尾两句的内涵就能有更深切的体会。“正当今昔断肠处,骊歌愁绝不忍听。”骊歌,指逸诗《骊驹》,是一首离别时唱的歌,因此骊歌也就泛指离歌。骊歌之所以愁绝,正因为今夕所感受的,并非单纯的离别,而是由此触发的更深广的愁思。

全诗围绕着送别,抒发了诗人绵长而深厚的感情。语言节奏舒缓婉转,音调低沉哀伤,体现了诗人当时欲别而不忍别的心情。诗中还展开了广阔的空间和时间,展现了古道、紫阙、灞水等景物,以及王粲等前代诗人的足迹,给人以世事浩茫的感受。李白这首诗语言含蓄蕴藉,既写友情,又写朝局,思想内容和艺术形象都十分丰满,充分体现了他的飘逸洒脱而又深沉厚重的诗风。

李白诗词2

1. 《望庐山瀑布》

唐 李白

日照香炉生紫烟,遥看瀑布挂前川。

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。

2. 《侠客行》

唐 李白

赵客缦胡缨,吴钩霜雪明。银鞍照白马,飒沓如流星。

十步杀一人,千里不留行。事了拂衣去,深藏身与名。

闲过信陵饮,脱剑膝前横。将炙啖朱亥,持觞劝侯嬴。

三杯吐然诺,五岳倒为轻。眼花耳热后,意气素霓生。

救赵挥金槌,邯郸先震惊。千秋二壮士,煊赫大梁城。

纵死侠骨香,不惭世上英。谁能书阁下,白首太玄经。

3. 《送友人》

唐 李白

青山横北郭,白水绕东城。

此地一为别,孤蓬万里征。

浮云游子意,落日故人情。

挥手自兹去,萧萧班马鸣。

4. 《菩萨蛮·平林漠漠烟如织》

唐 李白

平林漠漠烟如织,寒山一带伤心碧。暝*入高楼,有人楼上愁。

玉阶空伫立,宿鸟归飞急。何处是归程?长亭更短亭。

5. 《关山月》

唐 李白

明月出天山,苍茫云海间。

长风几万里,吹度玉门关。

汉下白登道,胡窥青海湾。

由来征战地,不见有人还。

戍客望边邑,思归多苦颜。

高楼当此夜,叹息未应闲。

6. 《把酒问月》

唐 李白

青天有月来几时,我今停杯一问之:

人攀明月不可得,月行却与人相随?

皎如飞镜临丹阙,绿烟灭尽清辉发?

但见宵从海上来,宁知晓向云间没?

白兔捣*秋复春,嫦娥孤栖与谁邻?

今人不见古时月,今月曾经照古人。

古人今人若流水,共看明月皆如此。

唯愿当歌对酒时,月光长照金樽里。

7. 《古风其十九》

唐 李白

西上莲花山,迢迢见明星。

素手把芙蓉,虚步蹑太清。

霓裳曳广带,飘拂升天行。

邀我登云台,高揖卫叔卿。

恍恍与之去,驾鸿凌紫冥。

俯视洛阳川,茫茫走胡兵。

流血涂野草,豺狼尽冠缨。

李白《猛虎行》赏析3

《猛虎之行》

作者:李白

晨起赋猛虎,暮至吟虎啸。

哀肠断非因陇头潺潺水,泪如泉涌非为雍门哀弦挑。

两河之地旌旗舞,战鼓震山峦摇晃欲倾倒。

秦民半数囚燕土,胡马反噬洛邑草。

关下一败再败士气衰,幽蓟城头朝降夕又叛旗摇。

巨鳌未伏海波激荡,鱼龙四散何求安宁巢。

局势恍若楚汉争霸时,反复无常胜负无定朝夕间。

晨穿博浪沙尘起,暮踏淮*市井遥。

张良韩信昔日贫贱无人识,终成刘项兴亡关键臣。

暂栖下邳承兵法奥义,漂母舍食恩泽深。

古来贤哲多流离,今日青云之士亦遭弃。

良策束手不敢触龙威,遁迹南疆避胡尘嚣。

宝书长剑高阁尘封,金鞍骏马散予故交情谊薄。

宣城客梦尚温,昨日二千石交游历历。

偶以六博振壮志,绕床疾呼一掷决雄雌。

人言张旭奇才隐风云,胸中丘壑世间难觅知音。

三吴名士频顾首,四海豪杰争相推尊。

萧曹昔日沛县微末吏,终有攀龙附凤凌云时。

溧阳酒楼春意浓,三月杨花漫漫愁煞人。

胡儿碧瞳玉笛声声怨,吴歌袅袅白练绕梁尘。

丈夫相逢且尽欢,椎牛宴客鼓乐喧。

我将东往钓深海,鱼跃龙门笑寄情亲。

简析:

《猛虎之行》沿用乐府古题,李白借此抒发安史之乱后个人的颠沛流离与国家的动荡不安。公元756年春,李白为避乱离宣城南下剡中,途径溧阳与书法大师张旭相遇,此诗即为赠别之作。诗中生动描绘了安禄山攻陷洛阳、涂炭中原的暴虐行径,以及诗人目睹山河破碎、民生多艰,内心无比痛楚与忧虑的情怀。全诗情感激昂,既展现了个人命运的波折,也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沧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