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(模板3篇)
科学活动:有趣的扑克——叠高
活动目标:
尝试多种方法使扑克牌站立起来,探索感知力与平衡的关系。
学习记录实验结果并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。
在探索扑克的多种玩法中锻炼求异思维,培养合作精神。
活动准备:
扑克牌20张
大记录表1张
小记录本、记号笔各1份
不同形状的卡纸若干
红、黄、蓝、绿四*牌各4个
活动过程:
(一)自由探索扑克牌的多种玩法
引导幼儿自由玩扑克牌,探索其各种玩法。
提出活动内容,并强调探索规则:
可以独自玩或邀请同伴一起。
保持自己的扑克牌不与别人混在一起。
听到铃声后,整理好扑克牌并坐回原位。
让幼儿自由探索扑克牌的玩法。
幼儿分享并交流各自的玩法。
(二)探索“让两张扑克牌站立”的方法
引导幼儿探索问题,并强调探索规则:
记录成功让两张扑克牌站立在桌上的方法。
每种方法记录在小记录本的一格中。
听到铃声后,整理好扑克牌和记录本。
幼儿自由探索并记录“扑克站立在桌上”的方法。
幼儿分享并交流各自的方法,出示记录本边讲述边示范:
使用了哪些方法让扑克牌站立在桌子上?
是否有不同的尝试方法?
为什么这些方法可以让扑克牌站立在桌子上?
哪一种方法更稳定?
教师进行小结。
(三)合作探索“用扑克牌搭建高稳的结构”
提出合作任务。
出示图文结合的比赛规则图,并引导幼儿认读,明确游戏规则:
分成红队、黄队、蓝队、绿队,每队四人。
可以使用不同形状的卡纸。
游戏时间为五分钟。
最高和最稳定的结构获得金牌。
幼儿自由组合进行“扑克搭高”的比赛。
幼儿分享成功和失败的经验。
教师给搭建得最高的一组颁发金奖。
通过这些活动,幼儿们不仅能够在玩乐中探索科学,还能培养观察能力、记录能力、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这些活动不仅仅是简单的游戏,更是激发孩子们探索世界的好契机。
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2
探索热带美味:一场与菠萝的亲密接触
设计意图:
菠萝,这种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奇妙水果,以其独特的形态和*甜的口感,成为了孩子们生活中熟悉而又充满好奇的对象。然而,菠萝粗糙的外表、与众不同的果实结构以及食用方式,也为孩子们理解这种水果增添了一丝神秘*彩。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,从观察、触摸、品尝等多个维度深入了解菠萝的特*,并在探索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观察力、思考力和语言表达能力,最终在趣味体验中收获知识,感受探索的乐趣。
活动目标:
1. 通过视觉、触觉、嗅觉、味觉等多种感官的运用,引导幼儿感知并描述菠萝的外部特征和果肉特点。
2. 在观察和交流互动中,引导幼儿了解削菠萝的正确方法和步骤,并初步理解其背后的原因。
3. 鼓励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保持好奇心,积极观察、主动探索,并乐于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。
活动准备:
1. 为每位幼儿准备一个完整的菠萝和一份已经削好的菠萝块,方便幼儿进行多角度观察和品尝。
2. 制作菠萝拼图四张,用以辅助幼儿进行形状认知和拼搭游戏,并准备一张清晰的菠萝观察图片,引导幼儿进行细致观察。
3. 准备一些与菠萝相关的儿歌、谜语或图片等辅助材料,丰富活动内容,提升幼儿参与兴趣。
活动过程:
一、 趣味导入,唤醒已有经验:
1. 猜谜游戏,引出主题: 老师以生动的语气和肢体语言,为幼儿带来一个关于菠萝的谜语,例如:"身穿盔甲像球圆,头顶长着冲天辫。味道*甜又解渴,名字叫做xxx"。引导幼儿开动脑筋,根据已有经验积极猜想谜底,并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推理过程。
2. 经验分享,初步感知: 在幼儿猜出谜底后,老师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生活中接触菠萝的经历,例如:"小朋友们,你们吃过菠萝吗?它是什么样子的?"、"你们觉得菠萝的味道怎么样?"等,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,并初步感知菠萝的基本特征。
二、 玩转菠萝,探索外部特征:
3. 多感官探索,发现特征: 老师为每个幼儿分发一个完整的菠萝,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自由探索,例如:用眼睛观察菠萝的颜*、形状和纹理;用手触摸菠萝的表皮,感受其粗糙程度和硬度;用鼻子闻一闻菠萝散发的气味,并尝试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。
4. 分享交流,学习表达: 在幼儿充分感知的基础上,老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,并鼓励幼儿用更具体、形象的语言描述菠萝的外部特征,例如:"菠萝的皮是什么颜*的?"、"摸起来是什么感觉?"、"它是什么形状的?"等等。老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,适时出示相应的词汇卡片,帮助幼儿积累词汇,提升语言表达能力。
5. 观察图片,聚焦细节: 老师出示准备好的菠萝观察图片,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菠萝的细节特征,例如:菠萝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?叶子上有什么?菠萝的表皮上有什么? 并鼓励幼儿将图片上的细节与自己手中的菠萝进行对比观察,进一步感知菠萝的外部特征。
6. 拼图游戏,巩固认知: 老师将准备好的菠萝拼图打乱顺序分发给幼儿,引导幼儿根据对菠萝形状的认知进行拼图游戏,并在拼图过程中不断巩固对菠萝外部特征的认知和记忆。
三、 揭秘美味,体验独特口感:
7. 观察示范,学习方法: 在幼儿对菠萝外部特征有了充分了解后,老师提出问题:"菠萝为什么又重又硬?它里面到底藏着什么?"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进行猜测,并邀请一位"水果超市的叔叔",现场演示削菠萝的步骤,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削菠萝的工具和方法。
8. 互动提问,引导思考: 在示范过程中,老师引导幼儿观察"水果超市的叔叔"使用了哪些工具?为什么要这样做? 并在示范结束后,组织幼儿进行讨论:"我们为什么要用特殊的工具来削菠萝?"引导幼儿理解菠萝的表皮又厚又硬,凹凸不平,所以需要用专门的工具才能安全快速地去除外皮,品尝美味的果肉。
9. 品尝体验,分享感受: 老师为每个幼儿分发已经削好的菠萝块,引导幼儿品尝菠萝的果肉,并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菠萝的味道,例如:"菠萝吃起来是什么味道的?"、"你喜欢吃菠萝吗?"等等,并分享自己品尝菠萝后的感受和想法。
10. 知识拓展,了解习俗: 最后,老师可以针对菠萝的食用方法进行拓展,例如,介绍菠萝可以用盐水浸泡后再吃,可以减少菠萝的*味,并讲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,帮助幼儿了解更多关于菠萝的知识。
四、 活动延伸,拓展经验:
1. 绘画创作,记录观察: 活动结束后,老师可以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自己观察到的菠萝,并为自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讲解,进一步巩固对菠萝特征的认知。
2. 家园合作,亲子体验: 老师可以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美味的菠萝料理,例如:菠萝炒饭、菠萝咕咾肉、菠萝沙拉等等,在亲子互动中感受菠萝带来的味蕾享受,并增进亲子感情。
通过这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环节,孩子们在"玩中学,学中玩"的氛围中,不仅收获了关于菠萝的知识,更锻炼了观察、思考、表达等多方面能力,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《传声筒》3
教师的爱如同滋润心灵的甘露,即使是枯萎的心灵也能重新苏醒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《传声筒》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。
【课题生成】 我园申报了市级课题“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实验研究”。我承担了其中的一个子课题“我和小问号做朋友”的研究。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,培养初步的问题意识,以及学习发现问题、提出问题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。由于幼儿的思维方式非常具体和形象化,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。
我注意到小朋友们在阅读时将图书卷起来当作话筒或望远镜玩耍。这启发了我,为何不设计一些“话筒”让孩子们进行探索呢?因此,我设计了这个名为“传声筒”的科学活动方案。我使用挂历纸制作了一些纸筒,有的是空心的,有的里面塞了一些报纸。通过这个活动,让幼儿探索空心和实心传声筒中传出的声音是否相同,以及为什么会不同,从而引发对小问号的兴趣。
【活动目标】
通过*作,感知空心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晰响亮,实心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模糊不响亮。
引导幼儿认识“小问号”的符号(?),并愿意与小问号做朋友。
激发幼儿的求知欲、好奇心,培养他们对科学小游戏的喜爱。
【活动准备】 准备30根自制的传声筒(其中一半是空心的,另一半是实心的),以及15张“小问号”符号卡片。
【活动过程】
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玩耍空心纸筒。 (1) 引导幼儿观察纸筒。 教师: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个玩具,拿起来看看,这是什么样子的?(幼儿发现纸筒是长长的、圆圆的,中间是空心的。) (2) 幼儿玩耍纸筒。 教师:每个人拿一根纸筒当玩具,让我看看,你们是怎么玩的?(幼儿拿起纸筒玩耍,有的将其当作金箍棒转动,有的当作马骑着跑,有的当作望远镜,还有一个小朋友将其当作话筒使用……)
引导幼儿将纸筒当作“传声筒”,自由结伴玩游戏。 (1) 教师兴致勃勃地对幼儿说:“刚才我看见小朋友将嘴对准纸筒在说话呢,现在每人找一个好朋友,一个对着纸筒说话,另一个用小耳朵听,看看你的好朋友说了些什么?” (2) 教师话音刚落,幼儿们就两人一组地开始玩了,有的点头,有的笑,似乎听到了什么。 (3) 提问:你们听到你的好朋友说的话了吗?(幼儿纷纷抢着回答。) (4) 教师小结:这根长长的、圆圆的、空心的纸筒能够传递我们说的话,我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传声筒。
认识“小问号”符号。 (1) 在提供给幼儿的传声筒中,我有意地在其中的一根中间塞进了纸团。在讨论时,当拿到这根传声筒的幼儿说听不清时,我引导他们观察这根传声筒有什么不同(从外观上看与其他纸筒相似)。 (2) 出示小问号(?),并继续问:“既然外观相同,那么为什么传出来的声音不清晰呢?”我向幼儿展示了这是一个符号卡片(出示“小问号”卡片),他们认识这是什么符号吗?(小问号)这根传声筒带着一个标记,我们给它起了一个问题。
引导幼儿对比观察带有小问号和没有小问号的传声筒,让他们发现带有小问号的传声筒里有纸团堵着。
小结。 刚才我们的小朋友们真是干得好,已经找到了带有小问号的传声筒。为什么声音听不清呢?因为里面塞满了纸团,纸团堵住了传递过来的声音,所以,从这样的传声筒里传出的声音就不清晰了。小问号是我们的好朋友,它能带领我们去学习、发现许多秘密。以后,当我们碰到小问号时,就要动动脑筋思考或者向大人提问。
【评价与反思】 一、效果分析
小小的空心纸筒在孩子们手中变得神奇而有趣,为活动的良好开端打下了基础。
这一环节的活动满足了每个幼儿的好奇心,同时加深了他们对小问号的认识。
*由幼儿自行探索发现,因此在满足好奇心的同时,也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。
二、专家点评 在幼儿园开展“我和小问号做朋友”的课题研究既具有时代意义,又能实实在在地促进幼儿科学素质的早期发展。科学活动“传声筒”让幼儿在玩耍中感知科学现象,在探索中发现问题,并自然地认识了小问号(?),非常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。因此,幼儿们在活动中表现得非常主动、开心,并确实有所发现和发展。
三、反思与讨论 如何进行科学启蒙教育,你有什么方法和经验可以分享吗?
上一篇:小班语言活动教案
下一篇: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